还原米芾的本来面貌,他的书法和性格哪个更胜一筹?
发布时间:Jul 22,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10次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一些小癖好来为庸常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宋朝的米芾就是典型的存在,有时候他举动有点疯狂,但狂中又不失可爱的一面。
米芾因个性怪异,举止癫狂,被人们称为“米颠”,那么他到底做过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呢?下面很惊艳,你准备好了吗?
米芾的洁癖在当时文化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爱干净,需要随时洗手,所以身边总是带着水,而且他洗手跟别人不一样:古时候没有自来水,用盆他嫌脏,所以米芾让佣人随身带着壶,想洗手的时候便让人用壶往外倒水,洗完之后也不用毛巾擦,让手处于空中自然晾干。
在那个细菌还没被发现的年代,他就是靠着自己的洁癖,活出自己的方式,实在难得。
作为严重的洁癖者,只是洗手怎能体现他的颠?他还曾因洁癖而受到降级处分,相对于自己的爱干净,他宁可失去光明前途。试问还有谁敢这样?
时任太常博士的米芾,主要负责皇家祭祀事务,在工作时需要穿规定的官袍和朝靴。由于他觉得礼服之前被人穿过,所以便玩命的洗它,最后导致衣服上的花纹被洗掉,硬是让他洗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结果就是被降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米芾的心情,他反而高兴再也不用穿那种官服了。
如果心爱之物被玷污了,哪怕再喜欢也要弃之,谁爱要谁要。有一次,米芾的好朋友周种得知他收获了一个品相非凡的砚台,心里好奇,非要看一下。米芾也想显摆一下,便邀请周种去家里观赏砚台。
周种兴高采烈地前往,来到米芾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米芾一看,呦这么懂事,这小子知道我的习性,不愧是我米芾的朋友。
他拿出砚台,周种左看右看,没命地夸奖,又问: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就叫人拿水来磨墨。水还没拿过来,周种等不及了,就用墨沾上口水开始磨。米芾当时脸色就变了,心里直犯恶心,你老兄刚才还挺爱干净的,现在怎么这么不讲究,这砚台脏了,我不能用了,送给你吧。周种开始以为他是开玩笑,想把砚台还给米芾,可米芾说什么都不要了。自此,米芾再也不敢向他炫耀自己的心爱之物。
你看,米芾的洁癖虽已“病入膏肓”,但谁没有一个不能让人触碰的禁忌之地呢?他的洁癖只针对自己,并没有要求别人按照他的脚步走,尽管他的很多决定都受到洁癖影响,但这才是活生生的米芾啊!
《宋史》说他“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
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米芾路过时看到这块石头就便心动不已,走不动道。他立马召集人马将其搬进自己的住所,以供随时欣赏。把石头搬回家还不算完,他觉得这块天然雕饰的石头太美了,脑海里出现要拜一拜的想法。
米芾是绝对的行动派,为了表达对这块石兄的尊重,他穿上隆重的衣服,摆上供品,正儿八经的向石兄叩拜。这一举动,遭到朝廷的不满,他又被降了官职,心性比较高的米芾倒是完全不在意,反而作了一幅《拜石图》来反击当朝的反应。
宋徽宗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对书画却是心有独钟。他得知米芾很有才,书画也不错,就想借机对比一下自己和米芾的功底谁更好。
宋徽宗叫来米芾,让他用自己的文具写几个字,米芾一看到皇上的砚台,便两眼放光,一边写字一边想着怎么得到皇上的砚台。
只见,他写完后,就抱着砚台说:“这方砚石,贱臣已经用过弄脏了,不配您再用了,您要不换一个吧……”徽宗听后大笑,当即把端砚赐给了他。米芾高兴手舞足蹈,完全不顾自己形象,抱着砚石退出,衣服上沾满了墨汁也不在乎,那一刻他的洁癖荡然无存。
当时,蔡京的儿子蔡攸也是米芾的好朋友,他得到一幅东晋王衍的字帖,便邀请米芾在船上观看欣赏。谁知米芾看到字帖后,同样的毛病又犯了,特别想要得到这幅字帖。如果用正常语气要的话,蔡攸肯定不给。
他心里顿生一计,把字帖往怀里一揣就要跳河。蔡攸吓得够呛:你这是干什么?米芾的演技高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就是没有这字帖,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不如跳河让我跟它同归于尽吧。蔡攸一点办法没有,只能把字帖送给米芾。
都说人越长大,天真也会逐渐减少,而米芾则像局外人一般,爱它就要得到它,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何,这种天真的主动性,是他身上最珍贵的存在。
宋朝写字最出名是“苏黄米蔡”四位大家,分别是苏轼、黄庭坚、蔡京,米就是今天的主人公米芾。
米芾性格直爽,在皇帝身边时,宋徽宗问让他评价一下江湖上的四大书法家作品怎样,米芾张嘴就来:蔡京不懂笔法,黄庭坚那是在描字,苏轼是在画字。宋徽宗问:那你呢?米芾说得拐弯抹角:我是在刷字。其实他就是拐弯抹角的将自己夸了一顿。
对同时代的人评价丝毫不留情,对前辈的评语也语出惊人,“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这是米芾点评前人书法中是最著名的一句豪言。虽然这句话在后人看来,米芾的确很狂,但换个角度,也说明了米芾的在坚守独特性上很有自己的主张。
在常人看来,米芾是一个怪人,怪到不近人情,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他才是活的最尽兴、最透彻的人,洁癖、恋物癖、“坑蒙拐骗”,都是他最真实的表现。
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环境因素,天真无邪的米芾在看清生活真谛后,将及时行乐做到极致,别人的想法在他的意识中不复存在,因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体会。
说他颠也好,狂也罢,反正这个在别人看来“神经兮兮”的人,在千百年前,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自己的存在感。
- 上一篇: 隐藏在深山中的瑰宝,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代雕版
- 下一篇: 开创盛世但又亲手终结的一代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