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刷一刷唢呐的存在感了!
发布时间:Oct 11,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23次
《百鸟朝凤》这个电影2016年上映时,就在各大热搜榜上刷屏,原因是其制片人下跪希望能够给《百鸟朝凤》更多的排片,对此很多人觉得这个举动过于极端,也有人觉得这是一位电影人想通过文艺片来拯救中国的传统文化。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是以唢呐文化传承为大背景。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唢呐也渐渐的淡出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更是以此来展示一些传统艺术被埋没的现状。
唢呐是公元3世纪从阿拉伯、波斯一带传入中国,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唢呐在北方流传深远,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06年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基本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是一种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种类,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在金、元时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就像庆阳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传承至今,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它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及镇原县部分乡镇。仅西峰区就有唢呐班社31个,从业人员286名。该乐种的表演形式有"大件"组合与"小件"组合两种。一般乐手都能掌握两件以上乐器,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可随意调动。庆阳唢呐曲牌丰富,韵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经普查后采录的传统乐曲有一千二百余首,编入《庆阳地区民间器乐集成》的达496首,这些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为器乐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曲牌、民歌变奏和地方戏曲曲牌三类,代表曲目有《披红挂花》等。
《百鸟朝凤》影片的地位,像极了唢呐在现在纷繁的乐器中的地位,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艺术面对时代发展的大浪淘沙,如何传承和弘扬下去已经成为了一种难题。
唢呐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音乐的独特性上,而且表现在其内容的延伸上。如"跑报"就是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口传方式极大地发挥了艺人的即兴创作能力,充分显示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独特的乐种却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采取相应的抢救保护措施已刻不容缓。
- 上一篇: 《簪花仕女图》一千多年颠沛流离的轮转
- 下一篇: 寻找朝歌“村宝”!你愿意当“寻宝使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