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中国皮影艺术

发布时间:Jun 10,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26次


皮影在我国是非常古老的表演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皮影的来源有很多的说法,有的人说是在山西,演艺人都是供奉黄龙真人为他们的祖师爷,而黄龙真人经常将兽皮剪成人的形状在窗户上放影子取乐,后演变成皮影戏。

5.jpg


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根据《汉书》中经典的爱情故事,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生病故去以后,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在地上栩栩如生。李少翁便将绵薄裁成李夫人的样子,涂上色彩变得惟妙惟肖的,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汉武帝看后非常喜欢,对李少翁做的皮影爱不释手。


这是最早对皮影的文字记载,在古时候的中国皮影是非常重要的表演方式,后来不断发展为通过改编经典的戏曲剧本为了演绎出更加趣味性的特色。


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文帝治国平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6.jpg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7.jpg

皮影在不同的地区融合着当地的民俗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中国的皮影以地域划分为主,常见的有四川皮影、山西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青海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沔阳皮影戏是流传最广的皮影戏,沔阳是今天湖北的仙桃市,仙桃市是享誉海内外的皮影艺术之乡,末清初这一带凡举办谢神会事,逢年过节都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雕镂特色。


为什么沔阳皮影戏这么受大众欢迎,享誉海内外呢?


仙桃市也是“雕花剪纸艺术”之乡,戏剧中的人物、动物和道具都是采用精心的雕花剪纸技术制作而成,使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8.jpg

除了皮影剪的惟妙惟肖,唱在沔阳皮影戏中也占有一大部分,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种类有男腔、女腔、丑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杂花腔六大类。沔阳渔鼓腔最为流行,以打击乐伴奏,一唱众和的形式演唱。渔鼓戏音节多,曲调婉转、节奏明快、声情并茂,腔调的变化以及音节不同的排列组合就使角色人物表达更加立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