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文化传承创新,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

发布时间:Nov 1,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5次


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而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和精神命脉。

对于文化传承创新,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

做好文化传承创新“三道题”

 文化传承应做好选择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安顿个体心灵、振奋民族精神、启迪民众心智,引领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面对几千年来留存下来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能良莠不分、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如何取舍是衡量文化传承质量和传承效果的核心问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推动中华民族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渡过难关、重焕生机,走上复兴之路。


唤起中华民族觉醒以推翻三座大山、重获民族独立自主的革命文化,为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生死攸关的关键作用。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这三种优秀文化,不容否认地印刻在民族文化基因之中,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传统,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识。


 

文化创新应做好应用题

任何文化都有优劣成分,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扬长避短、革故鼎新。


其一,文化创新应找准现代社会“契合点”,以传统文化服务现代社会,再立新功,有效转化。


其二,文化创新应拿捏好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燃点”,文化内容以什么形式走进当下至关重要,燃点选择影响传播效果,影响文化价值的实现程度。


其三,文化创新应琢磨好大我和小我之间的“链接点”,让文化创新视角充满浓郁人情味道,避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的困境,创新也就因此有了顽强生命力。


文化传承创新是综合题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创新是传承的深化和升华,做好这样一道充满时代特征的综合题,面临多方面挑战。


一方面,我们需要认知我们文化优势及其巨大力量,并以精益求精的匠心、苦心孤诣的决心以及淡泊名利的素心把创新工作落实到每一件文化产品的创作上。传承创新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人人凯旋,唯有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方可成就文化创新的博大气象,唯有苦心孤诣者方可看到无限风光在险峰,唯有淡泊名利者方可修成正果。文化创新决不是一夜暴富者的乐园,也不是钱生钱的单纯资本游戏,需要一批高素质、有责任和有情怀的各界人士加入其中。


另一方面,文化传承创新需要我们有世界眼光和改革思维。未来世界的较量,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发展质量的较量,是文化软实力的大比拼,我们的文化创新既要着眼于本民族的社会文化需求,又要有意识对外塑造我们的文化魅力,使中华优秀文化为人类共享,并以此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一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须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将激发“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助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而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

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

靠有担当的文化人


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他们应该对文化热爱而执着,最懂人民对文化的所需所盼,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融入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


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从过去延伸到未来。


靠有绝技的手艺人


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


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靠有情怀的开拓者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善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


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还是文化服务的拓展,抑或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韵味,我们都需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靠有坚守的本地人


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


他们有的甘守清贫,为手艺、绝技代代相传殚精竭虑;有的顶住压力,为文物遗存的当下命运奔走呼号;有的倾其所有,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