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绣传承,穿出指尖上的“神州锦绣”
发布时间:Oct 24,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8次
彝绣
彝绣
悠久的历史
彝绣即彝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于我国西南彝族地区,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先辈文化的一种形式。
其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2008年6月7日,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相比,彝绣主要以黑、白、红、黄、绿、蓝为主。
刺绣的纹案主要有:日月、星星、鸡冠、云彩、波浪、牛角、牛眼、铁环、蟹、羊角、窗格、蕨基、穿山门、鸡肠、竹骗、火镰、马牙、彩虹等。
彝族的刺绣工艺手法甚多,不受经纬限制,表现力强,有垫绣,引绣,以及缠针、乱针、长短针等,多以挑、压、镶等工艺结合,根据图案色彩的需要,以红、白、青、绿、蓝、黄等线交替使用,图案纹,饰有较为形象的动物、植物、山水、天象和抽象的各种几何形图纹。
整体技法粗犷、色彩浓烈、集中反映彝族人图腾崇拜、民俗风情等特点。
彝绣
精美绣品
彝族绣品丰富多样,除了服装外,还有鞋子、包头、围腰、马甲、钱包、枕头、挎包、鞋垫和各种饰品,工艺独特,做工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鞋垫,情窦初开的彝族姑娘,鞋垫是送给心上人的最好礼物。当女孩子遇上自己喜欢的人,就会为他缝制、刺绣鞋垫,作为爱情的信物。收到鞋垫的小伙子是幸福的,因为鞋垫表示了女子的一往情深。当然,男女双方在交往中出现不合而分手时,有的女孩子也会送给男孩子鞋垫,表示虽然爱不存在,但毕竟爱过,希望对方珍藏。
彝族服饰是彝族刺绣文化的杰作之一,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
在众多的彝族刺绣作品中,有具象图案;也有纯粹的抽象图案。讲究韵律和节奏,色彩淡雅或强烈,充分展示其独树一帜的魅力,内容有文字、符号、图腾、传说、植物、动物等。
在彝族居住地区,彝族妇女穿着精美的花衣裳。
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
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饰。
在云南彝族地区,至今流传着“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的谚语。
彝族女子,用一双双灵巧的手,白天黑夜,千针万线,漂亮的花朵在她们的手中渐渐开放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随之盛开。
银光闪闪,绣花簇簇的满襟大围腰,绣满鲜艳花朵、别致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头帕、飘带等五彩斑斓的服饰显示着精深的刺绣技艺,显示着彝族女子的心灵手巧。
浸透着彝家女子数百年
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在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
坚持下传承着,
七彩彝绣的每一针每一线,
都如那斑斓的色彩一般,
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对古老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