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以泥为质生出万物,令人震撼的“泥人张”艺术

发布时间:Jun 25,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15次


小时候,总忍不住在街边糖画小摊前驻足,也会被形状各异的小泥人吸引目光。那个时候崇拜这些小贩,觉得他们厉害,自己想要的样子都可以被他们做出来。长大一些了才知道,这些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而且它们的传承人越来越少。

11.jpg


“抟泥人、吹糖人、绣花人”等,历史的长河中,能留下传统手工艺人的名声,都是经过时间的见证,都有着超人的技艺或者传奇的故事。今天文化君就想聊一聊“泥人张”。

“泥人张”,你了解多少呢?

家里是否也有一套胡同巷尾清末百姓的生活写实泥人?是否送过外地朋友一套红楼梦十二金钗人物形象泥人?是否在春节前置办年货时,也驻足在泥人张展柜前仔细端详过那些惟妙惟肖、形色各异的小泥人?

12.jpg

“泥人张”彩塑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养家糊口。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作品传神,老百姓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传闻“泥人张”张明山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

    

关于他,还有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

一个叫张海五的人,财大气粗,小看泥人张,说这手艺还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随后泥人张很快抟出栩栩如生的张海五,贴着字条上面写上贱卖。人们都当笑话看时,张海五没办法,花钱买走了百十个自己的泥像。

13.jpg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其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14.jpg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里就有一篇《泥人张》,里面说: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作品是塑与绘结合

在泥塑过程中塑大体为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格。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工笔书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


“塑造”与“绘画”这两者巧妙的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使人们在一般中看见美,在枝节、片段中看到无限。

15.jpg


任何一门手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任何一门手艺的传承,背后都是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执着。“泥人张”便是如此,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泥人张”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为“熟泥”,待“泥人”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


泥塑并非以科技含量而论,它朴实、直观、真实。艺术家们通过观察生活,吸取生活中的世情百态,并用创作使之成功定格在某个瞬间,幻化出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成就令人震撼的“泥人张”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