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石碏谏宠州吁”----春秋乱弹之二

发布时间:Jan 12, 2021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1次


    “石碏谏宠州吁”记录的主要是石碏劝谏卫庄公不要溺宠儿子州吁的一段话。而和这段话不可分割的就是州吁弑兄篡位的事件。它直接验证了石碏预言的准确和庄公不听劝谏的严重后果。而他关于“四邪”、“六顺”、“六逆”的定义也直接成为儒家世代相传的重要教条。
    《春秋》把这个事件定论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弑君事件,什么叫弑?下杀上曰弑,臣杀君曰弑。其实之前的商汤周武都是弑君即位的,只不过他们是儒家的圣人,是万万不能给扣上弑君这顶大逆不道的帽子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的渊源真得是无比流长啊。
    至于为了争夺皇位的兄弟相残、父子成仇倒也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人类早期,晚辈对老年人并不尊敬,甚至把老年人打死以方便他超升,也有送到山里让他等死的。山顶洞人老人的头骨多有破洞,似乎就都是死于非命。虽然周文王时代就开始提倡孝敬老人,并且还建有养老院,但以弟弑兄、子弑父的事情一直层出不穷。
    本文中共提到十一个人物,分别是:卫庄公,齐东宫得臣(也就是齐国的太子,古代把太子居所称作东宫),得臣的妹妹姜,陈国的厉妫,厉妫的妹妹戴妫、孝伯,桓公(名完),公子州吁,州吁的母亲(文中的嬖人,正史没有她的名字,我考证的她的名字叫萸,很奇怪的名字。茱萸的萸,是一种可以补养化疗后癌症病人的身体细胞的中药的名字),谏臣石碏,石碏的儿子石厚。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三个人物是庄姜、州吁和石碏。
    庄姜的名字不详,姜是齐国的国姓,庄是她丈夫庄公的谥号。记性好的朋友大概还记得郑庄公的老婆也是叫庄姜,这个问题实在没有办法解决,我所能考证的也只不过是,郑国的庄姜来自申国,而卫国这个庄姜则来自齐国,申国和齐国的国姓一样。这是历史的巧合吧。好在这个故事和齐国的庄姜无关,要不然一准乱套。
    庄姜是个大美女,那可不是一般的美,不但美而且还有贤惠的好名声,是卫国人的骄傲和偶像。卫国民间有一首歌谣《硕人》专门赞美庄姜。我们现在从古今文字中见到的描写美女的许多常见用词,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都是当年用来描写庄姜的美貌的。然而上天是公平的,不可能把所有好东西都降临到一个人身上,这么完美的一个女人,偏偏不能生育。接任他老公皇位的桓公是她认养的戴妫的儿子完。
    庄公的大老婆没有孩子,第二个老婆厉妫倒是生了个儿子,叫孝,可惜后来夭折了。戴妫生的儿子完是庄公的第二个儿子,州吁是庄公的第三个儿子,是庄公和他宠爱的另一个侍妾萸生的儿子。《春秋》也好,州吁的后人也好,显然是把州吁列为乱臣贼子之流的,这从记载中对州吁的称呼可见一斑。不管怎么说,州吁总算是做过一届卫国国君的人,但是史料中也仅仅是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州吁而已,连个谥号都没有混上,而他的母亲更是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于青史了。
    故事里最了不起的自然是男一号石碏了。石碏是卫国的皇族,而且辈分非常高,世代为卫国的大夫,庄公只能算是他的重孙子辈。石碏是他的一个称号,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姬碏,字石,开始时称呼他公孙碏,后称石碏。他的儿子石厚因为参与了州吁篡位被视为大逆,石厚死后,石厚的儿子骀仲以爷爷石碏的字为姓。这也就是石这个姓氏的由来,其后人尊石碏为石姓的得姓始祖。
    这个石姓家族因为出了石厚这么个人差一点沦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全靠有石碏拨乱反正、力挽狂澜,才得以世代腾达显赫。诛杀儿子能够保全名声,家有叛臣能够保全后代,国有逆君而能够保全社稷,这个石碏的确是个非常不简单的人物。在本文中,更是把他描写成一个拥有先知先觉的圣人式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