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增广贤文》学古人的处世智慧
发布时间:Sep 12,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2次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也叫《古今贤文》《昔时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
这本书集结了中国从古到明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形成现在的《增广贤文》。
这本书,虽然当初被当做启蒙读物,但是其中的众多观点深邃而洞彻,对人情世故、人际往来、人生命运等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比寻常的见解,是一本处世奇书。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乐不可极,乐极生悲
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书中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
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
同时,书中还有许多有关儒家荀子“性恶论”思想,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
有亲情被金钱污染: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友情只是一句谎言: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有尊卑由金钱来决定: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有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有人性被利益扭曲: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有世故导致人心叵测: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有人言善恶难辨: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内容的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道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精彩短句摘录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
- 上一篇: 古代中秋文化变迁图鉴
- 下一篇: 【教师节】老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