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呈天工之巧夺,化春水之奇姿,一针一线穿引时光的艺术!
发布时间:Aug 16, 2019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2次
湘 绣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
辣妹子从小不怕辣……
对湖南妹子的印象,
还停留在“泼辣”?
不要一错再错啦!
湖南女子温柔起来,
就像那玲珑秀气的湘绣,
过渡柔和,绣面细腻。
若你不曾见过,
文化君就带你长长见识!
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
长沙这座城市,
对比杭州的秀气,
西安的古风,北京的皇气,
历史气息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城市骨子里有一种别致的矛盾美感,比如粗犷和细腻的统一,粗就极粗,粗到匪气横生,也就是湖南人自诩的“霸蛮”,细腻也细腻到极致,潇湘的温柔和优雅是最有灵气和傲气的,美而不弱,代表这种细腻的,便是湘女所织就的湘绣
世人将如此美誉赠予湘绣,可见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技艺之精湛。今天,带大家一起去欣赏湘绣文化的艺术魅力。
湘绣线色万千,基本上可称为“有色皆备”。据《雪宦绣谱》记载,湘绣绣线有青、黄、红、黑、白、绿、赭、紫、交、葱共10类,88种原色,根据其色线的深浅再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湘绣 “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巧妙地以各种原色花线创造了各种和谐悦目的湘绣佳作。
湘绣作品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要数双面全异绣,其被誉为“魔术般不可思议的艺术”。它在同一块透明底料上,正反两面绣出构图、色彩、针法均不同的物象,形成不同意境,魔术般实现了时空的更替交融。
该技艺堪称刺绣巅峰之技,其创造点在于精细微茫的藏针引线,分毫之间,精密妥帖,有着天衣无缝的穿越之美。
关于湘绣的历史,史料中一直鲜有记载,在田自秉教授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就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
直到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的汉代刺绣后,世人才恍然:原来湘绣的历史竟有这么长。
据湖南近代著名社会史料汇集人徐崇之在《庐凟羁居记》所述:“吾湘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上海顾绣始于顾氏,顾即顾名世之闺阁妇人,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绣象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非顾氏所能几矣”这里在光绪末年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和记述了“湘绣”的概念及衍变过程。
2006年,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过长沙,不妨带走一幅湘绣。湘绣,既庄重大方,又可细腻私藏,既有格调,又有巧思,既有历史积淀,又可以是时尚之选。湘绣之美,是跨越时空和国度的,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对湘绣爱不释手。
制稿 制稿是湘绣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绣品离不开一个好的构图。一个高明的制稿艺人,能够完全的将他面前的照片,图案,甚至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按照设计者的意识用素描勾勒在一张小小的蜡纸之上。
临稿 制稿之后,要用一根细小如发丝的小针按照绣稿的细线刺出匀称的小孔。完成之后,将已经裁好的真丝缎面放于纸稿底部,临拓出一张张的绣稿。
选料 根据绣品的种类和工艺表达要求选择最佳的底料。原则是按单面绣、双面绣选料;按照普通缎料和精品缎料选料。
印版 将制作好的手工模版用油墨印刷至底料(缎面)。
配色 多种颜色,近两千个色相,全靠配线艺人一双眼睛根据设计者的思路配出恰当的颜色。湘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其他绣种区别的主要特点之一。
刺绣 湘绣的基本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绣、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和针、集套、正抢、反抢、鬅毛绣等,绣工们根据不同的主体进行针法选择。人像、动物、风景各有不同,而狮虎与飞禽也不一致,流水与绿叶也有差距。
整烫 绣品绣制完成之后,应将其整烫。因为绣线在近一百多度高温下更能折射出丝质的光泽。让整副绣品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饰裱 任何一件湘绣艺术品,都离不开精心饰裱。也是绣品的最后的工序。通常,一件绣品在饰裱和框架的选择方面应与绣品的构图和颜色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