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淇县让群众把“农家书屋”带回家

发布时间:Jul 31, 2020 | 作者:淇县文化馆 阅读次数:64次


河南省改革创新农家书屋运行模式调研组到淇县调研

7月30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谭福森带领河南省改革创新农家书屋运行模式调研组来到淇县,对我县农家书屋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路培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剑卫等领导参加调研,淇县县委书记王海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成、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邢培生等陪同。

1.jpg


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我县农家书屋软硬件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县农家书屋建设规范、图书丰富、制度完善、管理细致到位。

2.jpg

3.jpg

4.jpg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以完善农家书屋建设布局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进一步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我县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已建成9个图书馆分馆,全县174个村,建成农家书屋174个,每个书屋平均面积约为20平方,藏书1500册以上,已实现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并完善了管理制度、图书更新机制、借阅制度,确保每个农家书屋有管理员、书柜、桌椅、空调、免费wifi,全天开放。每个分馆配备了电脑、扫码枪、馆员工作站等,对图书资源进行编目整理,接入市、县图书馆的管理软件端口,完成了农家书屋由手工借阅向软件自动化管理的升级,通过一卡通,与市、县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促进图书借阅便利化、高效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要求,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5.jpg

为进一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增加公共数字文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我县作为鹤壁市唯一一个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试点县,投入资金35万元建成“淇县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已开通微信端、电脑端、手机端、一体机等四个在线端口,有17000册电子图书,160余类报刊,200多类期刊,280集艺术培训、鉴赏等数字资源,每月定时更新不少于150种热门电子图书及报刊、期刊资源。一个二维码,群众就可以将所有数字资源带回家,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农家书屋”,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并且,这种移动数字“农家书屋”已遍布我县的各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等地,随时随地满足游客、群众阅读需求。

6.jpg

7.jpg


我县创新“农家书屋”的运行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实现了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巩固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下一步,我县还将在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推广上下功夫,争取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

8.jpg